洪洞县把紧把牢“入口关”“能力关”“保障关”三道关口,不断提升公务员政治素养和本领能力,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热情,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、能力全面、作风扎实的公务员队伍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队伍保障。
精准把牢“入口关”。加强组织部门与编制部门的横向联动,在各单位自主申报基础上,摸清全县总体空编底数,指导各单位科学合理、分层分类设置职位。针对乡镇“人难招、人难留”问题,继续落实“三不限”等政策规定,确保“招得到人”,在满足用人需求和稳定队伍间寻求平衡。不断优化拟录用公务员考察方案,对方法程序、纪律时限等进一步细化,加强对拟录用人选的政治立场、思想品质、价值取向的考察评价。拓宽引才半径,丰富干部来源渠道,加大从优秀事业编干部、优秀村书记、基层项目人员中考录和调任力度,建立公务员合理流动机制,扩充人才储备,持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。
量身定制“能力关”。依托县委党校主体班次,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、青干班、公务员初任培训班、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等主体班次,多维度提升培训质效。探索运用体验式教学、研讨式教学等方式,系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、法治教育以及“双招双引”、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授课,切实解决基层公务员“本领恐慌、知识恐慌”问题,增强履职能力。探索创新干部培养锻炼方式,采取上挂、下挂、异地挂职等形式,将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、环境复杂的一线岗位挂职磨炼、增长才干。
落实待遇“保障关”。严格按照省、市调整乡镇工作补贴标准的相关精神,对我县乡镇工作补贴调整实施范围、工作要求、方法程序进行明确,及时兑现乡镇工作补贴,提振乡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。健全完善考评体系,把考核结果与培养使用、评先奖优、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,作为调整职务、职级晋升以及奖励、培训、辞退的重要依据。利用干部考察、组织工作季度督导等契机,常态化开展干部队伍分析研判,发现和培养优秀干部,为公务员搭建“上”的平台,实行动态管理,适时择优任用,激励全县公务员干事创业、担当作为。